趁着五一节日,与一友去开平市游玩,原本是奔着塘口镇的仓东村教育基地去的,将近四个半小时的路程,我们到了那里,看到仓东村牌坊时累感消失了。
在沿着村路进去时周围一块块绿油油的水稻田,总让人忍不住想躺上去。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,这是第一次近距离地看水稻,而且还是出芽没多久的。
进了村,只看到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前说话,可惜我俩不会粤语,没法和她们交流。其实这里人大部分讲的是本地开平话,也属于粤语一种,与临市台山话相似。
再往里面走了几步,看到了仓东教育计划项目之一,一栋被修复保护的祠堂,旁边还有一个「寿司学校」、一栋更楼————其门「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」,更楼主要是用来瞰望、放哨、御敌。
原本想进去看看那个祠堂里面,但我们与村民语言不通,没办法更多了解。
我们再往里走了走,看到有一栋现在还有人居住的房屋外围很奇特,错落有致的砖块从里向外突出一部分。不知有何作用。
我查了下类似的建筑,越南有一些建筑也是这种,但它们主要还是一种审美的效果。
仓东村一站就这么结束了,绕着水稻田堤去邻村,偶遇一只够,然后发生「狭路相逢,勇者胜」。
下午5点多,我们准备坐车去市区找住的地方,在路边等车时看到一滩绿景
在这个小镇、开平市比较偏僻区域,我看到最多的是一个个戴着头盔的当地人开着摩托车载人,他们身上套着一件印有各种广告的衣服。可能我太久待在市中心,不知多久没去郊区,再次看到这样的交通工具时很不习惯。这大概是一种在大都市生活太久对小城市、乡村的嫌弃心态,而恰恰忘记了根源自村落。晚上在市区比较偏的饭店吃了黄鳝饭(说实话,真心吃不习惯,主要是看着那一条条东西,大脑就开始想着各种蠕动),随后电话定了住处,赶时间想叫车过去,不料滴滴打车、uber 都用不了。
吐槽完毕,细细回想此事,太依赖大都市的方便快捷工具,已经让人心理越来越舒适,而且会认为大都市的东西都是最好的,当到了其他地方,没有了同样的服务工具,又不习惯当地的东西,自然会如此。
第二日早上,在塘口镇自立村碉楼羣吃吃喝喝看看。最舒服的是跟着别人家的旅游团后面,进了碉楼免费听讲解,站在碉楼顶层眺望,周围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田里屹立着一栋栋碉楼,远处的风带着绿色吹进来。
大概这栋碉楼在文革时为保留下来,特意写上「共产党万岁」横批的吧。
下午,又去赤坎古镇看一排排民国骑楼,同时也少不了吃:山楂麦芽糖,豆腐角
每排骑楼都应地势成一定弧度展现,墙壁、柱子上原有的字都还保留着。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,是生活气息的留存。
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游玩,原来那种拍客方式只是匆匆一闪而过,身处其中却没有好好享受历史沉淀。吃只是满足了暂时的胃口,无法长久保存,而特色小吃背后的文化、历史未了解。